经典品读 思想共鸣:企业史研究所举行经典研读报告会暨教学科研活动(2022年第3期,总第61期)

2022-04-22  Clicks:

2022年4月21日上午,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举行本学期第二次研究生经典研读报告会暨教学科研活动。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集中到教室现场参加,老师在线上进行点评和指导。

参加本次研读活动的有李晓、巫云仙、熊金武、陈芑名和曾江老师,政治经济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房兴达、侯冠宇和张春华,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易澄、余镐、易鑫、张鹏涛、高楚依等。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xinWeChat/Data/Library/Application%20Support/com.tencent.xinWeChat/2.0b4.0.9/a6305b8d5fcca45d15fa43d135fad433/Message/MessageTemp/9e20f478899dc29eb19741386f9343c8/Image/19451650527589_.pic.jpg

图1  线上参与读书会师生

2020和2021级四位硕士生同学围绕道格拉斯·诺思的《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经典著作畅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收获。

高楚依同学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写作背景出发,探究该书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其核心内容包括所有权、“诺思悖论”、效率与经济增长几方面。她将诺思的观点总结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使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并接近社会收益率,这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张鹏涛同学将该书主要内容概括总结为“一个时间轴,两个主线索,三个关注点,四个新国家,五个大周期”。其中一个时间轴是从900至1700年(10-18世纪);两个主线索是人口和产权;三个关注点是农业价格、劳动价格和工商业价格;四个新国家是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五个大周期可以分别归纳为:900-1200年的中世纪盛世,欧洲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向中欧平原转移;13世纪边疆运动与人口持续增加的终止,西欧无法挣脱马尔萨斯陷阱;14-15世纪的危机与大变革,君主与议会权力分流;16世纪的人口再次恢复;17世纪英、荷跨周期增长,西、法再次跌落马尔萨斯陷阱。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几点值得思考的问题:政府决策受何种因素驱动?国家职能是什么?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制度变迁能改变多少?

易鑫同学分析了该书关于人口变迁及影响、国家理论和有效产权安排等理论观点,重点介绍了诺思研究方法的转变。他认为诺思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转变对其研究方法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使其在经济史研究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开创了新经济史学革命,形成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诺思的《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1978)《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1990)是他非常经典的三部著作,在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体现了诺思研究思想的发展转变。诺思在经济史研究中既尊重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同时重视组织中知识的作用,且让制度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余镐同学认为该书的主要观点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欧经济增长的关键,论证逻辑是制度决定论,从民族国家形成后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进行论证,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视为相互影响的关系。他指出,理论思想与当今现实不是鸡和蛋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横向来看,地理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以及林毅夫对科技进步的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李约瑟之谜。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源于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不同的解释。

在现场的三位博士生积极参与了讨论和点评,从思想内容、分享的形式、总结的角度、阅读版本的选择、发散性思维扩展和比较,以及对各自研读经典著作的思考和启发等方面肯定了四位同学的分享内容,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各位老师就同学们的研读分享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同学们未来进一步开展学习和经典研读。

一是对同学们在读书分享中取得的进步表示肯定和鼓励。李晓老师表扬了易鑫同学对诺思的经济史研究所进行的系统、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升华,强调了包括诺思思想在内的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指出诺思的研究方法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分析基础之上,并具有历史实证主义的方法。李晓老师也肯定了余镐同学的展示非常具有思想性,有自己的思考。李晓老师认为从《西方世界的兴起》可以看出诺斯的思想性非常高,对这本书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经济学的一个永恒命题:市场与制度的关系,而诺斯在分析中实际上隐含了市场效率是制度效率的基础的前提。曾江老师认为李晓老师提到的关于制度与市场的两种效率,可以为我们思考当今很多现实问题提供指导,提供底层逻辑。

二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导读。李晓老师对“有效率”和“经济组织”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经济组织有微观的企业组织、中观的产业组织、宏观的国家组织;有效率的衡量标准是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能够将低成本的资本或人力要素配置到市场中,而要素的流动不会受制度的限制、制约,即制度能够为市场的有效性创造条件。制度和市场有效性的同时达成才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关键。巫云仙老师强调诺思对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原因分析是较为综合的,包括人口、贸易、环境和制度因素等。在强调诺思的制度分析范式时,不要受限于标签化的“制度决定论”,而忽略诺思的完整理论体系。同时,在诺思的制度分析中,他非常强调国家的作用,因为正式的制度由国家制定,而国家的背后又有其文化和意识形态起作用,这些因素在之前的古典分析框架中是被忽视的。因此,诺思的制度分析最后回到一个本源问题: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是什么角色?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是什么?

三是针对如何对阅读经典著作进行深度思考,提出要在深度阅读基础上,把握作者要论证的逻辑框架。陈芑名老师认为读书时需要将作者论述的历史事件和表达的观点之间的逻辑理清。如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荷兰这四个国家进行论述?英国发生的红白玫瑰事件等历史事件对英国之后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希望同学们在读书时不要将历史与理论的提炼分开,要体会作者的论证逻辑和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四是强调要从全面视角理解研究方法。曾江老师指出诺思在该书中体现的是经济学方法论,并非简单地用历史来拼凑理论,而是从历史中演绎出理论,其思想性不仅在经济史领域,而且在整个经济学领域都具备较高的高度。巫云仙老师认为,研究方法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涉及世界观和价值观,如马克思唯物史观就是一种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诺思的制度分析在某些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是非常接近的,他也非常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她希望同学们把读书与学术训练结合起来,切身体会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并建议同学们结合本书和相关理论,写作一篇文献综述,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熊金武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带着问题,探索并记录可供研究的问题,通过阅读逐步深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提高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

读书会作为分享经典,传递经典的重要渠道,是老师们为同学们进行的一次集体指导,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逻辑分析和表达能力,增强学术自信心,提高演讲技能,提升学术修养,掌握经济领域的核心范式和经典理论。

通过此次长达3个多小时的读书会,企业史研究所师生对《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经典著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师生们将继续坚持品读经典,以巩固理论基础,做好科学研究。

图2  线下参与读书会师生合影

 

文、图/企业史研究所:张春华、侯冠宇、房兴达

上一条: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第二十六期研究生读书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基于消费的证券定价——资本金融系2022年春季学期读书研讨会第三期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