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上午,商学院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在学院路校区综0522成功举办2025年第5期(总第62期)研究生读书会暨2024-2025学年优秀读书报告表彰活动。本次读书会的学习书目为加里·贝克尔的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由经济系张弛、周敏丹、赵文睿和王乾坤等老师共同指导,熊柴老师推荐书目并主持,2024级与2025级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共同参加。2024级孙艺桐、毕鑫莹和2025级孟德伟、徐弋朔四名同学分别作主报告。

孙艺桐同学以《<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的行为逻辑与学科突破》为题系统阐述了加里·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的核心理论与现实应用,指出在婚姻分析中,贝克尔将婚姻视为市场行为,运用成本-收益理论解析婚恋决策;同时贝克尔也将子女视为"耐用消费品",强调生育带来的长期收益与成本。在此基础上,孙艺桐同学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降低直接成本、减轻时间压力、优化家庭分工等政策建议。
点评人杨济玮同学认为孙艺桐同学的报告以贝克尔的理论为核心,分析了婚姻市场,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政策建议;报告关注婚姻领域的经济投入,并批判性地指出了传统理论与现代女性诉求的冲突,指出报告整体上理论扎实,方法论明确。

毕鑫莹同学以《用经济学逻辑拆解家庭的"理性选择"》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的核心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重点剖析了贝克尔的方法论。汇报深入阐释了贝克尔家庭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婚配选择、分工互补与生育决策的理性逻辑,指出婚姻的本质是提高效用的合作机制,而生育决策则遵循边际收益与成本的权衡规律。
点评人梁晓彤同学认为毕鑫莹同学的这份读书报告围绕婚姻、生育两大家庭决策,提炼了贝克尔理论的核心框架,如婚姻“长期合作契约”的本质、生育“成本-收益均衡”逻辑,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清晰易懂,并指出其读书报告没有停留在理论复述,而是紧密结合中国家庭现状,体现出对理论的辩证思考。

孟德伟同学以《贝克尔与“精准威慑”》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其“威慑效应”在现实中的异质性,在模型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证研究,指出同一威慑政策对不同犯罪类型或群体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财产犯罪对提升破案率极为敏感;暴力犯罪对加重刑罚的低敏感度;青少年犯罪的盲目与短视性导致威慑的低效。为此,其通过引入合法收入W和时间偏好T等变量扩展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主张政策应从“一刀切”转向 “精准威慑”,指出治理犯罪的根本之策在于提升其合法收入能力并培养长远眼光。
点评人张朝琪同学认为,该研究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模型假设,深入探讨了犯罪人群的差异性特征或时间维度变动所引致的多样化犯罪行为模式,肯定了对模型变量的拓展性处理,并指出其在相当程度上结合现实情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徐弋朔同学以《稀缺性下的统一科学》为主题对加里·贝克尔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批判性评价,着重剖析了其理论的内在困境:理性人假设的局限性;对利他主义的纯经济化解释缺乏说服力;用市场逻辑替代政治过程的倾向,忽视了诸多现实问题。据此,徐弋朔从辩证的视角得出结论,贝克尔的经济分析虽提供了强大而统一的解释工具,但其“价值中立”的理想化及其对人性复杂性的过度简化存在局限性,启示我们必须超越其框架,在效率与伦理、个体与社会的张力中寻求平衡。
点评人邵梓萌同学认为,该汇报系统介绍了经济分析在家庭、犯罪、婚姻与歧视等多元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并在最后部分结合个人研究领域展开延伸思考。邵梓萌特别指出,汇报人能够借助人力资本、时间分配与家庭生产等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开展具有经济学意义的分析。
张弛老师从汇报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提出建议。在形式方面,提醒展示PPT制作规范,在讲述时适当放慢语速,保持平稳的语言节奏,以增强表达效果。在内容方面,从微观视角分析家庭结构时,需关注其内在的边际效用递减趋势,并进一步权衡家庭整体与个体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以深化对家庭行为的经济解释。
王乾坤老师表示关于婚姻研究的讨论对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婚姻成本与收益问题具有启发意义;而犯罪研究中的"威慑效应"则为拓展国企治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尤其是当前巡视制度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
赵文睿老师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建议经济学研究者主动融合法学、社会学视角进行研究;同时针对婚姻生育研究,赵老师分享了社会学研究的发现,不同社交平台呈现出显著的生育认知性别差异,并鼓励同学们结合多学科视角与微观数据,开拓研究新维度。
熊柴老师建议在学习中应注重把握理论发展脉络,并结合实践情况,深入分析其贡献与局限性,以此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比如,在讨论贝克尔生育理论时,一方面应在家庭经济学方式下,比较其与莱宾斯坦成本效用理论、伊斯特林生育供求理论等的差异;另一方面,应结合生育行为的历史演变,探讨该理论的适用性与边界。
会议随后对在2024-2025学年读书会系列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颁奖表彰。其中,陈芳同学荣获“优秀读书报告(经济类)”一等奖,杨济玮、蔡雨颖同学荣获二等奖,陈佳蔚、李鑫、李鹏举同学荣获三等奖。

本次读书会通过学习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方面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将经济学分析应用于非市场问题的理论工具,增进了对社会现象背后运行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了将复杂人性与多元价值简化为“理性选择”等理论局限,成为激发进一步思辨与探讨的起点。

图、文/经济系:申继忠、孟德伟、徐弋朔
审稿:张弛
审核: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