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贫困》品读:企业史研究所、经济学党支部举行经典研读报告会暨教学科研活动(2024年第3期 总第75期)

2024-06-11  Clicks:

2024年5月30日下午,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经济学党支部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联合举办本学期第3期研究生经典研读报告会暨科学教研活动。本次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校师生对德国思想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哲学的贫困》一书进行研读和讨论。

参加本次经典研读分享活动的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我院企业史研究所李晓教授、巫云仙教授和曾江老师,以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我院企业史研究所硕博研究生20余人。活动由巫云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0级经济学本科生谢文瀚、我院2022级经济史硕士研究生胡智鸿、王冉和2023级经济史博士研究生王鸿隽四位同学进行主题汇报。

图1 法大、北大两校联合举办“经典研读”分享会(线上部分)

谢文瀚同学首先介绍蒲鲁东和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主要哲学思想等背景,之后重点介绍第一章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和蒲鲁东对价值概念、价值尺度和价值“比例”展开的讨论,并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方面进行对比,最后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可能面临的批评以及对这些批评的回应;胡智鸿同学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蒲鲁东的理论进行对比,梳理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经济学的非科学性和反革命性,并通过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工人阶级在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中的关键作用;王冉同学概括了马克思对蒲鲁东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歪曲的辩证法进行批判的五个方面,即方法论、分工和机器、竞争和垄断、所有权和地租、罢工和工人同盟,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由此更清晰地理解马克思所构建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大厦;王鸿隽同学从原著的写作背景出发,从表达不认同的观点、试图挽救工人运动、批判蒲鲁东主义和整合思想理论这四个角度说明了马克思撰写本著作的原因,并重点介绍马克思是如何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的。

在自由交流与讨论环节,两校同学踊跃发言,结合该书内容和自身实践,充分表达了自己在阅读和交流讨论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首先,在研究背景上,《哲学的贫困》一书是1847年马克思为回应蒲鲁东的唯心主义思想和 “小资产阶级”立场的许多理论错误而提出的批评,他在1846年曾致长信给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作为对方此前来信中提及蒲鲁东经济与哲学研究问题的答复。结合这封书信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哲学理论构建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通过对蒲鲁东的哲学和经济学的批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真正统一,由此奠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批判的哲学视角,无论是工作还是学术研究,我们都要深刻把握唯物史观的精髓,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蒲鲁东没有理解阶级斗争的实质,在对现实问题研究不透彻的情况下提出了温和的改良主义方法,于现实问题背后根本矛盾的解决无益。最后,通过阅读本书,同学们对“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分工”“阶级斗争”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纷纷表示以后将重视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本身,重视经典著作的阅读。

针对同学们的报告和发言,老师们给出以下指导意见:

周建波教授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哲学的引领作用,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理论指导。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当今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过去的历史如何通过路径依赖对现代社会发展产生影响。除了对理论的关注外,哲学还致力于解决社会生活问题,蒲鲁东的思想在当时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说明其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人贫困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则是站在更全面的视角,提出了关于工资提高后果的不同观点。二人都是从现实中的工资议题出发,试图以哲学理论为提升工人生活水平提供方案。最后,我们需要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价值创造依赖于多种生产要素,随着社会发展,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也有所变化。

曾江老师从哲学渊源、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导现实三个角度给予指导。尽管现在更加强调经济学的科学属性,但对经济史实、工资等概念的探讨仍建立在经济学范畴之中,其背后是理性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前提。我们不应忽略经济学的哲学起源,否则研究的视野将受到限制。至于抽象演绎和历史归纳的分析方法争论,范畴抽象可能会抽离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而考虑到很多经济规律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下成立,因此在大量使用演绎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历史的归纳,不能将历史性从经济学研究中抽离出来。最后,要看到理论对当今现实经济问题的指导意义,某些蒲鲁东式的解决思路不要求对生产关系的详细分析和彻底变革,就会脱离现实。而回到马克思主义对分工市场、雇佣关系和生产关系等概念的理解,很多矛盾将迎刃而解。

李晓教授提醒同学们把握阶级立场与科学方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对关系。其一,蒲鲁东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对在机器大生产过程中沦落为雇佣工人的中间阶层表示同情,并反思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马克思既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阶级立场,又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意识到无论个人情感如何,这种机器大生产的社会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学是科学研究,但人与人的关系、阶级立场都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内容。其二,生产关系是技术变革和社会进步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密切相关;那么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不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运用的结果,应当注意到其背后是否蕴含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相较于书中的具体结论,这些方法和立场是我们更应从经典著作中吸取的智慧。

巫云仙教授分别从具体内容和整体把握的角度进行总结。具体而言,我们要厘清经济事实与经济范畴,如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认为李嘉图“把人变成‘帽子’”(这里的“帽子”指的是经济范畴),而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把‘帽子’变成‘观念’”(指的是经济范畴如何在理性中生成),马克思正是基于蒲鲁东混淆了经济事实、范畴和观念等重要概念而对其作出批判。总体来看,阅读这本著作需要我们认清它在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它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初步基础,是理解《资本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之作;同时,它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理论发展史上比较成熟的重要著作。

图2  法大、北大两校联合举办“经典研读”分享会(线下部分)

本次读书会对《哲学的贫困》的深入探讨,有助于两校师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更激发大家对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现实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深刻议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让两校师生携手共进,在交流与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次经典研读报告会在热烈的研讨气氛中圆满结束。

 

文:周王心安

图:周斯雅

审稿:巫云仙

审核:徐庆

上一条:基本收入实验——商学院资本金融系读书会2023春季学期第四期顺利举行
下一条: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成功举办2024年第3期(总第54期)研究生读书会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