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下午两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双导师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学院路校区科地201教室举行。院长刘纪鹏、院分党委书记李欣宇、副院长杨杰、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何欣、全体学术导师及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生代表与会。大会由刘纪鹏主持。
刘纪鹏院长宣布大会开始并讲话
院长助理、双导师制改革工作小组组长熊金武副教授代表双导师改革工作小组做双导师改革阶段总结报告。报告中回顾了2018年5月以来“双导师”制度改革过程。双导师制是坚持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指导思想的贯彻举措,是商学院“一主两翼,融合创新”改革理念下本科生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尝试本科教育从“粗放经营”走向“精耕细作”,凸出言传身教、学以致用、精准育人。“双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导师+辅导员+系主任”条状管理模式,以学术导师为主、职业导师为辅,把我们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和亲人一样。“双导师制”从试行以来,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求发展。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了双导师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组织框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及流程文件,让改革有据可依。第二,坚持试点先行,在资本金融系和经济系试行双导师制度,摸索经验,然后在9月28日正式全院推广。第三,全院动员。双导师改革工作离不开全院教师、全院同学和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付出。目前,全院共有学术导师57名,面向全院532名大二和大三本科生100%覆盖,师生比平均数为8.8,各系师生配比合理均衡,学术导师激励机制落实到位。双导师制度改革依然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推进实践导师改革,夯实本科教学基础。
熊金武副教授做双导师改革阶段总结报告
资本金融系主任巫云仙教授介绍了金融系在试点过程中的经验。一是指导方式多样,以单独见面指导、集体见面座谈、线上联系等多种形式师生沟通。二是指导的内容丰富,如课堂知识答疑、课外知识学习、创新创业课题、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读书会、礼仪培训、方法论的训练、企业调研、撰写报告等等。三是学术导师的教育成果已经初步显现,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增强了学生对学院和学科的归属感。同时,学生水平存在差异化,学术导师应该因材施教,将双导师制度内化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巫云仙教授介绍金融系试点经验
资本金融系学术导师代表程碧波副教授介绍了指导经验。在首次见面会上,就与同学们约法三章:一是要快乐生活、快乐学习;二是要礼仪大方,“领导”领导;三是要有所取舍,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把读书学习看作是快乐的事,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主动性,“领导”老师,从自己内心出发,真正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向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寻求老师的帮助指导。在学业上不要求大求全,学习的精力要有所取舍。
程碧波副教授介绍资本金融系指导经验
经济系主任邓达教授介绍了本系的试点经验。例如,学术导师在遇到课业上有困难的同学时,可以深入耐心的帮学生了解学习症结,分析学习方法是否适当,如何解决知识中的难题等,尝试与辅导员、学生家长深谈,鼓励学生。学术导师要以学生为核心和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自我需求。希望未来部分实践导师能从本校已毕业的校友中选择。
邓达教授介绍经济系试点经验
经济系学术导师代表张弛副教授回顾了导师制发展历程,指出双导师应该处理好导师与学生优化匹配、“导师—辅导员—学生”三者关系问题等。千禧一代的学生具有“本土与国际兼修、理论和实践互济”的特色,学术导师应该在学生人生拐点上做好支点。
经济系张弛副教授回顾导师制
何欣谈到双导师制是商学院乃至全校教学改革中一个重要举措,学术导师和辅导员分工协作,共同为学生搭建学习、思想、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16级辅导员王文培老师亲身感受了260名大三本科生的改变和导师们的付出。以往学生在学业、课外书、科研等很多方面的问题,辅导员没能解决的问题,如今都有学术导师为学生们解惑,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们的反馈都很积极正向。她还提出学生小组长可以作为联系学术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桥梁。
学生代表也参与讨论。经济系1601班姜南瑾同学介绍了自己和经济学班同学的体会,认为制度实行5个月以来,自己获益良多,更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坚定了要把经济学走到底的信念。学术导师对自己的学习方向的指导让自己找到了研究方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都有很大帮助。通过学术导师交流,不仅丰富了知识体系,而且增长了为人处世的经验。以前自己有问题也不敢跟老师说,现在可以和老师们更多途径的沟通。金融系成思危菁英班1602班郭达同学表达了自己的心得感想,大一、大二期间课业负担非常重,通过与学术导师推心置腹的交流,明白了课业上也要有舍才有得。两位同学都代表各自专业同学都表达了对实践导师的期待,希望在双导师制度下与学院共同成长。
学生代表参与讨论
刚推行学术导师改革的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法商系、国际商务系和产业经济系的5位系主任分别介绍本系实施情况,表示通过多元化机制切实贯彻双导师制度,了解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成长。学术导师要多了解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导师要做学生的领路人,要雪中送炭。提倡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激发学习兴趣,健康学习。工会主席、双导师制改革工作小组副组长张毅来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双导师制度考核机制。
刘纪鹏教授总结发言
最后,刘纪鹏做了总结发言。针对会议上提出的配备场地、见面记录、设立学生小组长等细节问题给予了现场解决,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辅导员和学术导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要学生和导师加强沟通。二是导师自己要有工作计划。三是管理流程要进一步优化,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建立起师、辅、生三级结合,小组长作为桥梁的沟通体系。四是各系提出对实践导师的要求,按照个人需求匹配学生的实践导师。五是要各系自查在导师匹配过程中是否有“拉郎配”现象,对不负责任的导师建立淘汰机制。另外,还介绍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理事会会议等院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双导师制度改革关键就是需狠抓落实,这就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完善机制,构建我院贯彻立德树人的本科教育体系。此次交流会可谓畅所欲言、推心置腹、干货满满、气氛活跃,不仅形成了大量学术导师工作经验,为高质量的师生交流奠定了基础 ,而且为推进双导师改革工作统一了认识,探索了方向与路径,有利于推进落实双导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双一流”建设。
商学院 冯惠
2018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