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学院“一主两翼”方针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国际化步伐扎实稳健。越来越多的教员在学院坚实的支持下,深入参与到了国际学术交流工作中。2019年8月11-23日,商学院派遣国际商务系教师梁涵在位于德国曼海姆的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参加第三届中德国际商务教师学术交流项目(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aculty Programme 2019)。
图1 项目主讲嘉宾Wolfgang Franz教授(左1)
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全称欧洲经济研究莱布尼茨中心,位于当前德国经济最为繁荣的都市圈之一莱茵内卡都市圈(VRN)的中心城市曼海姆。中心成立于1990年,是德国最顶级的经济和政策研究机构之一,并在欧洲经济政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ZEW前任总裁Wolfgang Franz教授曾长期担任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五贤人”委员会)主席。
图2 第三届中德国商师资交流项目主要人员合影
此次学术交流项目由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和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共同主办。有21位国际商务硕士领域的教员参加了本年度项目,分别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4所高校。德方教员包括Wolfgang Franz教授等德国经济学界著名专家、实业界负责人、国际商务教学科研领域的专家等8人。
图3 项目主讲嘉宾Achim Wambach教授
图4 Philipp Boeing博士 图5 Florian Heider教授
本次项目包括国际和欧洲经济、产业经济、组织管理和教学方法专题等板块。在国际和欧洲经济专题中,项目邀请了四位德国经济界资深专家作专题讲座。其中,ZEW前总裁、德国经济专家委员会前任主席Wolfgang Franz教授就德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研究机制、当前德国和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等做了深入而权威的介绍;ZEW现任总裁Achim Wambach教授则以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为背景,就欧美和中美等诸多双边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球经济发展走向做出系统展望。
此外,刚从北京大学访学归来的Philipp Boeing博士介绍了中、德两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绩效方面的对比结果,为大家提供了大量基于庞大微观数据分析获得的观测结果,与项目组成员们共同探讨了中国的创新和内生增长前景。就职于欧洲中央银行(ECB)的经济学家Florian Heider教授以经济危机时期及之后的欧洲央行政策为题,介绍了金融体系和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机制,从欧元区的视角阐释了欧债危机的原因、影响及未来形势。
图6 Peter Westerheide博士 图7 Thomas Cleff教授
图8 Barbara Hey 图9 Manuel Lauer
产业经济和组织管理两个专题中,项目组深入参观了坐落于莱茵内卡都市圈的全球最大石化企业之一巴斯夫(BASF)公司位于莱茵河畔的总部,以及该企业引以为豪的石化生产综合体。巴斯夫首席经济学家兼副总裁Peter Westerheide博士介绍了“蓝领经济学家的挑战”,从企业经济分析师的视角揭示了传统的化工产业的现代生产和组织管理图景。拥有德国顶级商科的普福尔茨海姆(Pfaltzheim)大学商学院院长Thomas Cleff教授介绍了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分享了他多年从事国际商务硕士项目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国际商务教学技法环节,ZEW知识传播与项目运行部门负责人 Barbara Hey及其团队介绍了ZEW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包括学术演讲技巧、师生沟通、多种互动教学方法等;Manuel Lauer从经济、政治、历史等角度全方位概括了德国商务环境概况,同时,基于其卓越的多语种和跨文化研究经验,系统地介绍了中、德两国间围绕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差异。
图10 商学院教师梁涵积极参加交流
图11 项目主办方颁发证书
整个项目交流过程中,商学院教员梁涵老师认真准备交流素材,深入参与交流互动,在各个环节表现积极,得到了中德双方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与项目主办方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情谊;通过与德方高水平专家的近距离接触和融洽的沟通,不仅获得了大量知识和信息输入,耳濡目染德方认真严谨的钻研态度、开放务实的国际视野和勤恳卓绝的工作作风,受益匪浅。此次访问交流,德国经济界老一辈与中生代学者的代际传承现象也令人印象深刻,一方面在治学原则上他们薪火相传,保持着一贯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在组织管理理念和文化建设上,呈现出因应时代的务实变迁。
此次交流学习,得益于商学院一主两翼部署对增强师资储备的战略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年轻教员进行国际化沟通交流和教学科研的能力。获得宝贵交流机会的梁涵老师,对商学院和国际商务系的悉心支持深表感激,决心将所学所见融入此后的教学科研中,不断提升能力,为商学院和国际商务专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国际商务系: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