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学院办公室:58908536

    学生工作办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蓟门经济史学讲座:《中国改革初期的思想解放——中外交流和理论创新》讲座成功举办

2024-04-01  Clicks:

2024年3月25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史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党支部承办的蓟门经济史学讲座——《中国改革初期的思想解放——中外交流和理论创新》在学院路教学图书综合楼一楼0111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魏众老师主讲。商学院党委书记李欣宇教授,商学院李晓教授、巫云仙教授、岳清唐教授、黄立君副教授、赵文睿老师及20余名硕博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熊金武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商学院党委书记李欣宇教授对魏众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李欣宇教授向魏众老师介绍了商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特别是经济史学科发展的良好势头,希望魏老师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商学院的学科建设。

魏众老师首先谈起了研究改革开放史的渊源,详细地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学界进行探索的艰辛历程。魏众老师介绍了从最初反思“绝对平均主义”;到选择走出去开眼看世界,提出经济发展向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经济模式转轨一度向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学习,建立经济特区向香港和新加坡学习;再到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部分顶尖经济学家纷纷来到我国传播先进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世界银行的考察报告为中国政界和经济学界提供了西方经济学概念和方法分析中国问题的范例。在这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积累之下,结合中国的实践和思想解放,中国确立了渐进式改革的思路。魏众老师还介绍了这一时期莫干山会议、巴山轮会议的前后历程以及当时中青年经济学家为改革奔走呼号的历史,这些历史进程还为后续经济学教育,特别是把西方经济学纳入转轨大学经济学教育的核心课程奠定了基础。魏众老师最后指出,中国改革初期的思想解放和中外交流相得益彰,思想解放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是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主流;中国的中央决策层通过与学界频繁、深入的互动,明确了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路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推动中国改革向前发展。

讲座阶段结束后,在场老师与同学们与魏众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李晓教授表示,从魏老师的讲座得到了很多感想和启发。魏老师讲的很多内容他都亲历过,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内经济转变的历史,回顾历史会发现,什么时候实事求是做得好,什么时候经济一定发展得好,研究中国问题要有历史的思维、全球的眼光,李晓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发现好题目,解决真问题。

巫云仙教授表示,魏老师的研究视角与众不同,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推理出中国当时政策推出的过程。作为改革开放转变的亲历者,巫教授表示她深切感受到那个时期国家政策的转变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魏老师的讲座说清楚了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是基于各种理论、共同推出的,解决真问题才是当今社会培养硕士、博士的目的所在。

岳清唐教授首先感谢了魏老师精彩的讲授,表示中外的交流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和教育传播方面,高鸿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发生了从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到接受西方经济学的转变,但是高先生一直坚持应该批判地吸收,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这应当是我们今天坚持的学术态度。希望以后多跟魏老师学习,跟同学们一起把思想史学科发扬光大。

黄立君副教授表示,魏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带给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们的学者、同学们应该思考如何加入到国家继续改革、继续往前走的这个进程当中,今天魏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最后,熊金武教授首先对魏老师的演讲表示感谢,魏老师今天的讲座非常细致、生动形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从治学方法上,思想史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做真学问。其次,当代的思想史是最难做的,如何把政府、学界、外界的思想串联起来是重大问题,好的思想史应该能跟经济学进行对话。最后,我们要思考如何引进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践探索自己的路。目前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得回到思想上、历史上寻找答案,而我们这代人最基本的责任,是要把这个时代记载下来。希望魏老师以后多来指导。

在座的同学们也向魏老师分享了自己听完讲座的感受思考并提问。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学术视野得到了拓展。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图:徐达

审稿:熊金武

审核:徐庆

上一条:“新时代的国家审计”:北京市审计局副局长曾晓冬莅临商学院进行学术讲座
下一条: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召开第二十三期学术研讨会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