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学院办公室:58908536

    学生工作办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商学院“法商学术论坛”第五十六讲:《Why No Nobel? The Unspoken Gap in Glob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Economists》成功举办

2025-05-23  Clicks:

2025年5月16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法商学术论坛”第五十六讲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202教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Why No Nobel? The Unspoken Gap in Global Recognition of Chinese Economists》,由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的Tariq. H. Malik教授主讲。商学院院长商文江教授出席并致辞,商学院副院长刘志雄教授主持,资本金融系主任程碧波副教授以及胡历芳副教授担任与谈人。

(商学院院长商文江教授致辞)

讲座伊始,商文江院长对Tariq. H. Malik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讲座的主题对商学院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结合学校在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学科优势,本次讲座将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与交叉学科发展。中国经济学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仍有待提升,这既取决于我们如何与国际主流理论进行对话,更取决于我们对中国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他期待本次讲座能够为在场师生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随后,Tariq.H.Malik教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开始了他的演讲。他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大学的研究经历,并将中国政法大学比作中国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表达了对中国政法大学的高度赞赏。Malik教授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经济学者的影响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他通过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的发文情况、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学者在全球范围内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等奖项认可的原因。

(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Tariq. H. Malik教授分享)

Malik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往往更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相对忽视了基础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提到,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如何做”和“如何发展”的应用型研究问题上,而对于“为什么”这样的理论问题关注不足。此外,他还指出,诺奖研究问题往往是可以推而广之的国际化问题,而在已发表论文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微观实证研究显然是与诺奖主流不相符的。Malik教授强调,要提升中国经济学者的全球认可度,需要在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问题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有所突破。

(与谈人胡历芳副教授、程碧波副教授讨论分享)

在互动环节中,与谈人程碧波副教授和胡历芳副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Malik教授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讨论。程碧波副教授指出,中国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方法构建方面。他认为,中国应当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以良好的制度推动作为保障,前景大有可为;胡历芳副教授则认为,屠呦呦和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已经证明了文化和语言并不是阻碍中国学者与国际主流学派对话的障碍。她鼓励青年学者培养发现有价值有意义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素养和开展跨文化交流。

(刘志雄副院长总结)

最后,刘志雄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感谢了Tariq. H. Malik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与谈人的深入讨论,认为本次讲座对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师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他鼓励在场的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会后全体参与人员合影留念。通过本次讲座,师生们收获颇丰,对于在学术研究中发现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充满了动力和信心。

 

文:毛天赐、刘梦森

图:新闻中心

审核:徐庆

上一条:人社部重大课题《社保基金监督条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顺利开题
下一条:第二届法商数字治理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