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首席进校园”第十八讲:李艺铭分享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看未来产业发展

2025-10-14  Clicks:

2025年10月11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所长、研究员李艺铭博士应邀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0507教室联合作学术报告,主题为“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看未来产业发展”。本次讲座由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联合举办,是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的第十八讲(2025年第4讲),也是经济学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相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学院财务会计系余宇莹老师,我校对口支援高校伊犁师范大学霍尔果斯商学院郭晴、雍长娟、鲁西帅、王海勃老师,以及相关同学、校友等共40余人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其中线下25人。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党支部副书记熊柴主持本次讲座。

李艺铭为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深耕于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工业化、未来产业等领域研究,曾支撑参与编制“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中期、“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等相关国家规划和政策,出版专著《数字经济:新时代 再起航》,参与撰写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科基金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等组织编撰专著二十余部,主持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等省部级重点产业规划项目六十余项。

李艺铭老师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入手,重点探讨了未来产业的特征、重点赛道与国际竞争态势,并提出有待破解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央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最新要求是,“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需高度重视“超前布局”“并举”新提法。未来产业的主要特征在于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是塑造国家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当前我国重点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其中重点在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等十大赛道。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需从技术、产品、主体、场景、支撑及保障等多方面加强制度供给,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

熊柴老师表示,本次是李艺铭老师第二次来到法大课堂,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对法大商学院的长期大力支持。今晚,李老师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在清晰梳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之间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视野宏阔的未来产业主题报告。整场分享不仅融汇了政策导向、产业实践与科技前沿,更体现出开阔的全球视野与深刻的战略思维,为我们理解产业演进脉络、将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启发。

“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依托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国模式:理论与实践》于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启动,旨在以引入金融、产业、政策等业界精英开展校内外双师同堂教学的模式,打通高校和业界之间、学术与产业之间、理论和实务之间的无形壁垒,促进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合。截至当前,“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已举行十八次,累计邀请专家21人次。第十九讲(2025年第5讲)将于10月15日晚举行。

 

文、图|申继忠、张朝琪

审稿|张弛

审核|徐庆


下一条: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成功举办2025年第5期(总第62期)研究生读书会暨2024-2025学年优秀表彰活动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