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山至数》——商学院资本金融系及经济学党支部读书研讨会2025春季学期第三期顺利举行

2025-05-06  Clicks:

2025年4月15日下午,商学院资本金融系及经济学党支部读书研讨会2025春季学期第三期读书会成功举行。本次读书会由资本金融系系主任程碧波主持,24级研究生税国楠、史新阳分别围绕“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对今天的启发”两大主题展开汇报,探讨了《管子·山至数》中“动态平衡、资源调控、立足本土”的核心思想在当代的实践价值。

 

一、古今对话:《山至数》与西方经济学的多维对比

税国楠同学在第一部分汇报中,从国家干预、货币理论、国际贸易等维度,系统对比了《管子・山至数》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异同。

在国家干预层面,《山至数》主张“人君操谷、币金衡”,通过国家垄断货币与粮食调控经济,其“常平仓制度”比西方早近两千年,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念相通,但更注重实物与货币的双重锚定。西方经济学则经历了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到凯恩斯主义的演变,强调市场与政府的不同角色定位。货币理论方面,《山至数》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反向关系,其“货币财政化”思路与现代货币理论(MMT)有相似性。西方休谟的货币数量论虽与之逻辑相近,但基于贵金属货币体系,更强调市场自发调节。国际贸易领域,《山至数》主张通过价格操控(如“诸侯之谷十,使吾国谷二十”)吸引资源流入,并控制盐铁等战略物资,与重商主义的贸易策略异曲同工,但更注重实物储备与国际定价权。西方重商主义侧重贵金属积累,李斯特的保护主义则基于工业化背景,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此外,税国楠还对比了双方在财政政策(生产性财政vs公共财政)、价格机制(行政调控vs市场均衡)、经济伦理(义利兼顾vs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的差异,凸显了《山至数》思想中动态平衡与社会伦理的独特价值。

 

二、以史鉴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照亮现代社会治理

史新阳同学在第二部分聚焦《山至数》对当代经济治理的启示,结合中外案例阐释其现实意义。

在税收与公共服务平衡方面,《山至数》反对“轻赋税”导致的国家储备空虚,强调税收需服务于民生与财政可持续性。中国2019年增值税改革与专项债支持“新基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增税与绿色补贴,均体现了这一思想的现代应用。货币与物资动态调控方面,管子“以币准谷”的策略在当代演变为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中国央行2020年定向降准支持中小微企业、美国2022年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平抑油价,均展现了货币与实物的双轨调控智慧。防止财富过度集中是《山至数》的重要主张,中国2021年对阿里巴巴的反垄断处罚、腾讯设立共同富裕基金,以及全球最低企业税协议的签署,均是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促进社会公平的实践例证。国际贸易与资源战略层面,《山至数》的价格调控思想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得以延伸。中国通过稀土出口配额、印尼镍矿投资实现资源话语权,欧盟在俄乌冲突后推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均呼应了“守重流”的战略逻辑。

此外,史新阳还结合越南“革新开放”、中国“退林还耕”等案例,阐述了“轻重之术”的灵活性、立足国情的政策自主性、粮食安全的战略重要性等启示,强调古代智慧与当代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师者点睛:程碧波老师总结与深度点评

程碧波老师在总结点评中指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光辉灿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秉持“学贯中西”的理念,重视我国古代经济思想,跳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范式束缚,充分认识其独特价值与现代意义。

以《管子・山至数》思想为切入点,程碧波老师深入分析了我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优势。他强调,《山至数》中蕴含的国家调控智慧、资源战略思维和动态平衡理念,为我国应对贸易争端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支撑。我国在贸易战中展现出的对关键领域的调控能力、对战略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在开放与自主之间的精准平衡,正是古代经济思想在当代的生动实践。这种基于本土智慧的治理逻辑,使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能够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挑战。

本次读书会通过古今对话与现实观照,不仅展现了《管子・山至数》的思想魅力,更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智慧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传承与创新古代经济思想,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税国楠、史新阳

审稿/程碧波

审核/徐庆

上一条:《How Credit Cycles across a Financial Crisis》——商学院资本金融系及经济学党支部读书研讨会2025春季学期第四期顺利举行
下一条:商学院财务会计系读书会顺利举行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