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晚,商学院在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202教室成功举办“法大MBA实践讲堂”第二十四讲《融资的进退:对赌领域的法商对话》。这同时也是2025年度“法商前沿案例讲座”课程的第一讲(总第九讲)。本次讲座由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办,法商管理系协办,主要邀请法律实务界人士进行授课。
本次讲座以“对赌协议的法律与商业本质”为核心主题,通过“案例分享-法商对话-学术点评-学生提问”的多元形式,为包括MBA学员在内的师生代表搭建了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彰显了法商融合的教学创新理念。

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布仁巴图介绍了本年度系列课程升级的亮点,依托与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为代表的知名律所的深度合作,授课形式将更注重场景化实践,参与阵容涵盖法律实务界与资本领域专家,打造法商管理案例教学标杆项目。
讲座由段波老师主持,授课环节按既定流程有序展开。首先是案例分享环节。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焦健律师以“红色地标”等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详细拆解了对赌协议的设计逻辑、合同条款细节及纠纷解决路径。他指出,对赌协议作为股权融资阶段的风险分摊工具,核心基于投融资双方的盈利预期,其条款设计需兼顾法律合规与商业可行,尤其要明确估值调整、股权补偿、退出机制等关键内容。

法商对话环节邀请到中洲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焦健律师、胡玉平律师,法大校友、紫荆资本法务总监汪澍等业界重量级嘉宾,围绕私募股权投资全周期风险防控展开深度交流。嘉宾们强调除业务、法律、财务三维调查外,通过深度沟通挖掘隐性风险的重要性。针对投资模式创新,嘉宾们探讨了“债权+股权”的混合投资形式,既降低双方风险,又为企业发展预留回旋空间,同时热议了法律政策变化对对赌协议效力的影响。

学术点评环节,商学院法商系副主任刘彪老师从理论高度出发,解读了对赌协议的法律本质与商业逻辑,强调协议有效性需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同时警示投融资双方需防范条款模糊、估值虚高引发的法律纠纷。提问环节中,线上线下学员踊跃互动,围绕对赌协议公平性、回购权行使期限、融资企业信息披露责任等问题向嘉宾请教,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本学期法商案例讲座课程主要面向专业硕士生开设,今年共安排8讲。均安排在周六晚的18:30-21:50,欢迎对私募投资、法律实务、企业融资等主题感兴趣的师生朋友参与,共同探索法商融合的实践路径与学术价值。
文、图/罗安康、姚龙艳
审稿/刘彪、布仁巴图
审核/徐庆